迷人小说网 > 三国: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> 第126章 战前筹备

第126章 战前筹备


高远陈述完毕,发现刘备面色忧虑,遂关切询问:

  “主公为何愁容满面?是否我对形势的分析有误,或是主公有其他难以启齿的顾虑?”

  刘备闻言,缓缓开口:

  “军师,实不相瞒,朕近期常常思索,如今曹操、孙策与朕三足鼎立,都在养精蓄锐。”

  “假设天下能一直如此安宁,难道不是更好的局面吗?”

  “毕竟战乱已持续太久,无数生命消逝在战火之中,朕不愿再见到士兵们血染战场的悲惨画面。”

  高远理解刘备的心态变化,他深知这一年刘备的身份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  曾经流离失所的刘备如今贵为帝王,享受着权力的荣光。岁月的增长,也让他逐渐失去了青年时的豪情,转而渴望内心的平静。

  然而,他提醒刘备,此刻不应沉溺安逸,而应抓住机会,为永恒的和平奋斗。

  他劝说道:

  “主公的想法固然有道理,但我并不赞同。”

  “天下局势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,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。”

  “主公担忧百姓饱受战乱之苦,那么我们更应终结这个时代。”

  “这样的和平不会持久,若让曹操或孙权壮大,他们终会再次挑起战端。”

  “那时,我们的优势可能不再,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屠杀和死亡。”

  “因此,请主公果断决策,结束乱世,为天下苍生带来恒久的安宁。”

  高远深知,刘备心中的理想无非是平定这纷乱的三国时代。

  然而他自己的志向,却在乱世终结之后更显雄伟。

  宏伟的目标,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实现。

  因此,他不能再拖延,必须说服刘备迅速出兵,速战速决眼前之事,以便为自己开辟更大的施展空间,创造更多辉煌的功业。高远的激昂言论,触动了刘备的内心深处。

  见刘备有所动摇,高远乘胜追击:

  “主公难道忘记了汉贼不共戴天,帝王之业不能偏安一隅吗?”

  “当年您对抗黄巾,勇斗董贼,即使艰难险阻,您也没有退缩。如今您已具备扫荡天下的实力,为何要停下脚步呢?”

  “荆州战役,您拿下半生的荣华富贵做赌注,若非您的英明果敢,我们怎能取得胜利?”

  刘备听完,长叹一口气:

  “朕也不解何故,或许年岁渐长,进取之心不再炽烈。”

  “幸得军师提醒,朕方觉醒。汉贼不共戴天,帝王之业不能偏安,此话铭记于心。”

  “那么,接下来的军事计划该如何实施,请军师详述。”

  高远见状,呈上一份奏章,里面载满了他的战略构想。刘备展开奏章,高远逐一解说:

  “目前我军士气高昂,粮草兵器充足,正是出征良机。”

  “身披铠甲的将士们都渴望为主公建功立业,军威正盛。”

  “荆州水师已训练完备,我提议先向东征讨孙策。”

  刘备赞同地点点头,继而问:

  “如依军师之计,此战统帅应由何人担任?”

  高远毫不犹豫地回答:

  “微臣愿亲赴荆州前线,担当军事总指挥。”

  这话并非高远的傲慢自大,而是深知在国与国的大战中,选对主帅至关重要。

  主帅的每一个决策,都将深刻影响战场局势。

  尽管刘备势力强盛,但面对生死存亡之战,孙策一方必将全力抵抗。

  若孙策被逼至绝境,其战斗力将难以估量。关羽虽为名将,但如此大规模的决战,需要高远亲自主持。

  刘备听闻高远主动请缨,并未惊讶。

  因为他明白,这场战役非高远这位当代军神不可。

  "如果先生担任最高指挥,那么还需要哪些将领陪同出征呢?"

  "微臣会带领林镜、雒天成等四将率先奔赴荆州,与关羽将军会师。"

  "接着,我会下令从云南等地调动一百万南蛮士兵,他们的勇猛在战斗中至关重要。"

  "同时,陈还会在蜀地征召三百多万兵力作为预备队。"

  "如此,加上荆州原有的军队,总数将超过千万,足以抵挡江东的孙策。"

  "但万一曹操作为侧翼攻击荆州,如何应对孙策的援助呢?"

  刘备忧虑地提问。

  "主公,请放心,听我下一步计划。当荆州全军东征孙策后,我会调遣主公在雒城的两百万兵马,由鲍子明、陆远等人指挥。"

  "他们分批驻守江夏和襄阳,形成犄角之势,抵御曹操的侵犯。"

  "荆州部署完毕后,还要给身处关中的张飞将军送去诏书。"

  "诏书中告知赵云留守长安洛阳的能力,让张飞将军带领三百万精兵,通过虎牢关扰乱与我们相邻的曹操领土。"

  "这样一来,曹操既无法南下夺取荆州,自己的领地也将面临西部的军事压力。"

  "即使他想援助孙策,也会感到力不从心。"

  听完这些建议,刘备对高远说:


  (https://www.mirenxs.com/mi/39170/12208.html)


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:www.miren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mirenxs.com